主任委员:李国杰
副主任委员:吴建平(常务)、阎保平、张兴华、白硕
一、主任委员李国杰同志简介
1943年5月生于湖南邵阳,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81年获中国科学院工学硕士学位,1985年获美国普渡大学计算机博士学位。1985~1986年间在美国伊利诺依大学CSL实验室作博士后,研究计算机体系结构。1987年回到中国工作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1989年被该所聘为教授。1990年被国家科委选聘为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并担任国家高技术计划(863计划)智能计算机主题专家组副组长。
近十年,主要致力于并行处理、计算机体系结构、人工智能、组合优化、人工神经网和遗传算法等领域的研究并发表了8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40多篇论文发表在下列学报和会议上:IEEE学报、IEEE计算机学报、IEEE软件工程学报、IEEE系统、人和控制论学报及国际并行处理会议。若干篇重要论文被选录进(有的经过改写)4本重要著作中,这些书由权威学者编选并由McGraw-Hill, Springer-Verlag等出版社出版。目前担任《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杂志主编。
几年来,主持研制成功了曙光1号并行计算机,曙光1000大规模并行机曙光2000、曙光3000超级服务器和曙光天演系列计算机。其中,曙光1号获得电子部"93电子十大科技成果,1994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和199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曙光1000获得1996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199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曙光2000获2000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鉴于李国杰教授的贡献和学术造诣,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4年获得首届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至2000年任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2000年任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1998年当选为全国九届人大代表。1999年被聘为浙江大学信息学院院长。1999年被聘为中科院计算所所长。200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2000年被聘为联想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中国计算机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副理事长。2001年获863先进个人奖。
2001年被聘为十五863信息领域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2002年被聘为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推广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2002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二、常务副主任委员吴建平同志简介
吴建平,1953年10月生于山西太原。分别获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硕士、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信息网络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CERNET 专家委员会主任、网络中心主任,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国家高技术研究计划"十五"863信息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互连网络信息中心CNNIC工作委员会委员,亚太地区下一代互联网络APAN副主席。
1999年至2001年曾任国际互联网络地址和域名委员会ICANN地址理事会理事AC,是中国在国际互联网络组织ICANN中的唯一成员。
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领域的科研和教育工作。先后主持并完成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20多个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部委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6项。多年担任本领域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或程序委员会主席。
主持研制了"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是中国计算机互联网络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主持研制了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联合项目"中国高速互联试验研究网NSFCNET",并首先实现了与下一代互联网络的互联,是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络研究的主要发起者和组织者。他还在高性能安全路由器研究和形式化协议一致性测试理论及其技术等方面有杰出研究成果。
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和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获得者。
三、副主任委员阎保平同志简介
阎保平,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CODATA)中委会副主席,并担任中国科学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等。
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获学士学位;中国科学院计算所计算机网络专业硕士学位;西安交通大学系统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并完成了在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的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4年进入我国著名的计算机高技术企业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任副总裁。1997年调入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任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阎保平多年来一直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工程及大型科学数据库技术及应用领域的研究、开发及建设工作,先后完成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工业自动化和CIMS网络技术研究与实现,基于ATM技术的工作站机群系统,大型网络及系统集成工程化规范管理,Internet/Intranet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直接参加、主持、领导、咨询了若干个国家、行业、地区的重要网络工程及信息化建设项目,并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近几年来,她又先后主持了"网络管理及信息安全系统"、"大型科学数据库在高性能计算环境中的建设"等"863"项目;并代表中国科学院参加了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项目NSFCNet的建设,开展了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及应用的研究。目前正主持中国科学院"十五"信息化规划和建设工作,已完成立项并开始实施。
阎保平发表国内外论文40余篇,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三十余名。在大型科学数据库的应用技术及支撑技术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和较深刻的见解,并享有政府特殊津贴。
四、副主任委员张兴华同志简介
1957-1963 在北京大学上学
1963-1979 在北京大学无线电系.计算机系工作
1983-2002 在北京大学计算中心工作
1969-1979 参加国产计算机DJS_11机.和DJS_18机的研制和生产工作
1989_1993 参加NCFC总体组工作
1995_2002 参加Cernet工作
工作成就
作为实施部门负责人,组织了多项国家级网络与信息安全专项研究课题的规划、招标、评审、开发管理、测试验收等工作。领导组建了以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处理中心(CNCERT)为核心的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处理体系。领导开发了包括安全服务器、安全镜像系统、数字版权保护、企业信息平台等多个高技术产品并成功地向企业进行了技术转移。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负责人之一承担了国家863、973、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九五攻关等10多项科研课题,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学术会议和专业媒体上发表了近百篇文章,著有学术专著《语言学知识的计算机辅助发现》(科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唯一作者)和网络安全科普著作《e矛e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主编)。
社会职务
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计算机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计算机学会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理事
中国中文信息学会计算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中国机器学习学会理事
2001国际中文信息处理学术会议(ICCC2001,新加坡)大会主席
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专家顾问委员会工作组成员
政府上网信息安全技术顾问
Informatica国际杂志的中国编委
《计算机学报(英文刊)》《计算机研究与发展》《自动化学报》、《中文信息学报》、《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等国内核心期刊的编委
第五届全国计算语言学(1999)联合学术会议大会副主席
中国科协促进青少年科技教育委员会委员
国家9·5重中之重课题"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简称3S)"项目第四课题的专家组成员
五、副主任委员白硕同志简介
工作成就
作为实施部门负责人,组织了多项国家级网络与信息安全专项研究课题的规划、招标、评审、开发管理、测试验收等工作。领导组建了以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处理中心(CNCERT)为核心的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处理体系。领导开发了包括安全服务器、安全镜像系统、数字版权保护、企业信息平台等多个高技术产品并成功地向企业进行了技术转移。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负责人之一承担了国家863、973、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九五攻关等10多项科研课题,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学术会议和专业媒体上发表了近百篇文章,著有学术专著《语言学知识的计算机辅助发现》(科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唯一作者)和网络安全科普著作《e矛e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主编)。
社会职务
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计算机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计算机学会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理事
中国中文信息学会计算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中国机器学习学会理事
2001国际中文信息处理学术会议(ICCC2001,新加坡)大会主席
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专家顾问委员会工作组成员
政府上网信息安全技术顾问
Informatica国际杂志的中国编委
《计算机学报(英文刊)》《计算机研究与发展》《自动化学报》、《中文信息学报》、《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等国内核心期刊的编委
第五届全国计算语言学(1999)联合学术会议大会副主席
中国科协促进青少年科技教育委员会委员
国家9·5重中之重课题"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简称3S)"项目第四课题的专家组成员
视频/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