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关怀版 无障碍客户端 @isc.org.cn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国内电信行业四大巨头全部涉足即时通讯市场

2008年02月26日 13:51

    中国电信上海公司推出的即时通信工具“网信”已在上海试商用面市。随着电信的加入,国内电信行业的四大巨头已经全部涉足IM(即时通信)市场,加上原有的MSN、腾讯,以及跃跃欲试的百度,国内IM市场已正式步入了群雄纷争的“战国时代”。但是,热闹的市场究竟能带给用户多大的实惠呢?

  功能:增加定时、群发功能

  据悉,和其他运营商推出的即时通信的功能类似,网信已经也可实现PC与手机、小灵通之间的文字信息的即时交流并将逐步实现和图片、文件信息的即时交流,使用方式也和MSN等工具相仿。不过为了迅速吸引客户眼球,网信也首次推出了包括“定时”、“群发”短信等新功能。

  不过记者了解到,网信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是直接和用户的固定电话捆绑的,也就是将用户申请开通网信的家庭固定电话号码作为身份账号,每月的资费也可以和电话账单附在一起。据中国电信上海公司介绍,用网信发短信的资费和平时手机操作一样,发往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及非上海地区小灵通的短信,按0.10元/条计费;发往上海地区小灵通的则便宜些,按0.08元/条计费。在试商用初期也推出了一系列的优惠活动。

  安全:规避垃圾短信

  便捷的输入方式和群发模式,让不少即时通信成为垃圾短信泛滥的源头。和目前大部分即时通信的模式不同,网信采用的是固定电话作为终端地址,事实上,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电信拥有巨大的固话客户,在此基础上可以迅速扩展其市场,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垃圾短信、“骚扰短信”钻空子。

  网信发出的信息都是在固定电话号码前加上106的前缀,因此,只要有举报,电信就可以第一时间查到该用户的信息甚至所在的地点,由此,网信也颇为“巧合”地避免了非法短信的泛滥。

  市场热闹用户期待

  算上此前移动的飞信、联通的超信以及网通的灵信,国内电信行业的四大运营商已经全部进入了IM市场。但是,热闹的市场能给用户带来多大的实惠呢?

  短短几年,我国的即时通讯市场就已经扩张到了47.5亿元人民币的规模(2007年数字),而据业内预测,到明年,市场规模将达87.6亿元。但是,分享这块蛋糕的厂商也越来越多,电信的四大巨头之外,还有腾讯、MSN、网易等先入为主的“老土著”,再加上已在积极储备技术力量的百度,竞争空前激烈。

  不过,对不少用户而言,虽然热闹的市场竞争增添了更多的选择,但用户还是期待更直接的实惠。网民小史表示,各即时通信工具间迟迟无法“共通”的问题,也已被网友们抱怨了多年。

 

 


    (网页编辑:Stev)

2011-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6316号 版权所有:中国互联网协会
技术支持:北京圣明慧力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