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互联网视频
2008年07月22日 10:12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视频制作变得通俗易学。还等什么呢?赶紧加入这场视频热潮吧。
导演费尔南多·梅瑞勒斯(Fernando Meirelles)的杰作《上帝之城》(City Of God)让人过目难忘,该片大胆利用演员与真实居民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地记录了里约热内卢贫民窟令人咋舌的景象。片中导演运用了一个精妙的拍摄技巧:摄像机镜头围绕着主人公快速移动,起初你看的是个踢足球的小男孩,随着镜头在人与球之间迅速切换,他最终长大成人,但不到最后一个镜头你绝不会觉察到其间发生的变化。在拍摄中导演利用了圆形的摄影轨道,摄像机沿着轨道在水平面上正好转了一圈完成跟踪摄影。
我们只用了半小时就依葫芦画瓢重现了这个镜头,虽然我们只有一台摄像机,既没轨道也没法到里约热内卢贫民窟采景。我们只是带了台三年机龄的破笔记本电脑赶到奥兰多会议中心(Orlando Convention Center),利用电脑上配备的Avid编辑套件编辑视频。虽然我们并没有带着大作去圣丹斯(Sundance)、特里贝卡(Tribeca)或戛纳(Cannes)参加电影节,但你可以在我们的网站上找到这段视频一饱眼福。
当然,这不是说人人都能轻易地玩转视频。我可是个在IT媒体界摸爬滚打16年的老兵,多年来一直从事写作、编辑等的工作,并帮忙建设我们公司名为“杂志”的网站。
两年前,我接手了公司的网络视频业务,当时我除了满腔热情和好奇心之外对该业务一无所知。在这个部门的确有几个长年从事视频制作的老手,他们加起来大概有35年的工作经验。那时候,我们掌握了些专门技能,但配置的设备甚少,主要依赖Microsoft Windows Server自带的视频发布系统进行工作。
在此后两年里,我引进了新的视频发布平台,采购了专业级摄像机投入使用,学会了使用Adobe Premiere和苹果公司的Final Cut Pro软件编辑视频,并执导过纪录片拍摄,还亲自上镜数百次。以上提到的任一单项我都谈不上是专家,实际上我是和每个专业相应的工作人员并肩作战。但现在,我已经对这些东西了若指掌,足以独挡一面了。
我能学会这些并不广为人知的东西,你也同样可以做到。要做视频这一行免不了需要一些初期投资(比如说我们仅购买与摄像机配套的专用P2存储卡就花了1,500美元),但如今设备并不像以前那么贵了。专门技能当然是必需的,有些技能你可以通过自学掌握,而自学理解不了的东西你可以求助专业人士,从遍布世界各地的视频工作室那里获得帮助。最要紧的一点是:要坚信如今互联网上最有效的通信形式就是视频。
绝非闭门造车
我不想让你误认为我们部门只会自个儿闷头苦干。有些东西我们仍然选择与专业摄影棚合作进行拍摄。那些摄影棚装备齐全,配备有价值高达10万美元的摄像设备,1.5万美元的三脚架,足够将黑夜装扮成白昼的灯光,还有全副武装的音响工程师。这些音响工程师的背上和手腕上都绑着现场调音器,看上去像进入战场的斗士一般。
我们拍摄完这些视频后,将录像带发送给视频工作室里的专业人员进行编辑,这些工作室都配备了高端编辑套件。有时他们甚至会在你认为无足轻重的地方花上整整一小时进行修改。
我们使用的是第三方托管的发布系统来发布视频,为此我们签订了6位数的合同。该系统的内容繁多,包括视频流、服务广告、访问量统计跟踪等等,并且还与内容交付网络(content delivery network,CDN)合作以确保视频流的质量。这些都是需要费时费力去研究的东西。当然,像渲染、编码、比特率、长宽比、颜色修正以及音频同步等专业术语你也得好好下一番功夫去琢磨。我们发布的视频与人们经常在Youtube网站上看到的画面抖动、模糊不清的自拍视频有着天壤之别。不过, Youtube网站上那些画面粗糙不堪的热门视频有时访问量却比我精雕细琢的心血之作多出数千。因此,刚入门时你也不必对自己的摄影技术太过自责,先把内容搞好再说。
对大多数人来说,制作视频的恰当方法介于上述两种极端情况之间。互联网时代人人机会均等,大家都能动手制作视频,并且大都能够负担得起费用。索尼公司(Sony)和松下公司(Panasonic)在生产3芯片高级摄像机方面取得了许多重大进展,目前这些摄像机的售价已经降至1万美元以下了。松下公司的HVX200就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品,它使用专用的16GB和32GBP2卡以及100 GB的Firestore硬盘作为存储设备,这意味着你可以轻易地将文件从磁存储器直接导入到经济实惠的编辑系统,在录制后1小时内就能发布视频。
视频与带宽
我们得明白:视频文件通常都很大,在网络上提供这些视频供人观看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鉴于内容所有权的重要性,许多公司严密保护其视频资源,仅仅提供视频流而不让人们直接下载文件。然而,采用视频流的前提假设是你拥有足够的存储系统、处理能力和带宽,并且网络观众也有足够的带宽来观看视频流。
我们发布的视频是经过压缩的,即便如此有些文件还是超过了100MB。到目前为止,今年我们总共发布了大约250段视频,光4月份的下载量就达到了8TB。我们公司在YouTube网站的专题频道(www.youtube.com/techwebtv)大约吸引了80万的浏览量,并且这个数目正以每天1.5万的速度增长。
要提供视频服务有几个办法。你可以自己控制和提供视频(这种方法对于多数公司来说并不切合实际,更何况你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其他更简单的替代方法);或者通过托管供应商来提供视频(我们的产品Light Reading TV就成功地采取了这种做法)。你可以选择直接与CDN合作,大多数CDN的做法是将视频进行转码处理后发布,并且在世界各地的网络接入点(POP)对视频进行缓存。你也可以选择与第三方托管系统合作,它不仅是个内容发布引擎,还能代表你与CDN进行合作。当然,如果你每个月要发布成千上万的视频流,唯一可行的办法还是与CDN合作。
可用带宽是个倍受争议的话题。最近《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的一篇文章警告说:“视频就像网络拦路虎,人们日渐担忧的网络交通阻塞就是它造成的。”该文引用了分析家的看法以及统计数据。种种迹象显示,随着视频的使用与日俱增,网络带宽最终会变得捉襟见肘。最近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的一位高管表示,如果人们再不对互联网追加投资的话,到2010年它就将变得不堪重负。他说,全世界每分钟上传到互联网上的视频长度达8小时之多,并且上传高清晰度的视频正成为一种潮流。威瑞森公司(Verizon,下称威瑞森)的主干网络设计主管格伦·韦尔布罗克(Glenn Wellbrock)在谈及该公司正在测试的100 Gbps网络时表示,正是由于视频流量需求激增,他们才开始研发测试这种网络。
我跟几位CDN业界的高管谈过。出于切身利益,他们都声称互联网不会因视频而崩溃。但交谈中他们都有一个共识:网络塞车的问题并不出在最终客户端,因为威瑞森和AT&T等公司都在竭力将高速光纤接到千家万户。问题也不是出在主干网上。他们认为,最有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是中间环节,比如说将相邻城区连接起来的线路。
正是由于这种情况,一些跳过了中间环节以规避网络阻塞的厂商已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Akamai公司就是这样的一家CDN,每当人们谈到缓解互联网带宽瓶颈问题时,几乎都会提到它的名字。Akamai公司的数字媒体首席战略顾问提姆·拿破仑(Tim Napoleon)声称该公司拥有庞大的顾客群,并为许多大型活动提供过视频服务。比如在直播美国大学篮球锦标赛(NCAA)的64强赛时,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互动部门就与Akamai公司进行了合作,提供每场比赛的现场直播视频。虽然视频通常有30到60秒的滞后,画面也时常抖动不连贯,但总体来说效果还是不错的。
Akamai公司在世界各地的数千个POP设置了服务器,将人们经常读取的视频内容缓存在离他们最近的服务器上,这就是它总是领先于其他公司的秘诀。Akamai公司的一些竞争对手认为,该公司的做法会让它以后自受其害。他们觉得在众多POP设置昂贵基础设施的做法几乎不具备扩展升级的可能性。
但Akamai公司还是继续推出各种引人注目的服务,给视频发布商提供的一站式视频服务就是其中之一。该公司最近宣布与几个转码(transcoding)公司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包括电信流公司(Telestream)、元初数码公司(Origin Digital)和多点传送媒体技术公司(Multicast Media Technologies)等。
EdgeCast公司的总裁詹姆斯·赛格尔(James Segil)表示,CDN行业的新生代采用了与Akamai公司截然不同的方法。各种原因可能是因为这些竞争对手公司财力不足,无法像Akamai公司那样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即便如此,赛格尔等人都认为现在的CDN必须为视频进行优化,言下之意,就是说Akamai公司还没做到这一点。他说:“我们需要将很多的运算能力留给终端用户去做。”这意味着增加存储容量以便存放可供下载的内容,如图像、播客(视频分享)和高比特率编码的视频等。
赛格尔说,Akamai公司采用的对等共享(shared peering,指公司之间达成协议免费使用对方的POP和网络)模式源自在于带宽价格不菲的年月。而如今带宽的价格已经很便宜了。他把Akamai公司比作美国联合航空公司(United Airlines),两者的共同点都是庞然大物,都能提供人们所需的各种服务;而他把EdgeCast公司则比作了美国捷蓝航空公司(JetBlue),两者的业务都非常集中,提供的是人们希望的廉价服务。EdgeCast公司的客户包括Lionsgate公司和IMAX公司等。
BitGravity 公司和EdgeCast公司可谓英雄所见略同。该公司CEO吴佩里(Perry Wu)说老式的CDN是为JPEG图像文件之类的服务度身打造的,而对视频和交互服务则力有不逮,更别提现场直播视频和游戏了。吴佩里认为,有些公司想对目标客户进行实时广告轰炸,建立视频博客,或者在屏幕上同时显示几场橄榄球比赛。这并不是说 Akamai公司提供不了这些服务(虽然它的许多竞争对手想让你相信这一点),只不过客户公司为了这些小事没必要和这个庞然大物直接打交道。
1年以前,Bitgravity公司发布了一项颇受人们关注的高清视频服务。在那以前,只有高端的体育电视网络能负担得起直播高品质视频流的费用。但是吴佩里说,如今人们花1000美元作为启动资金,然后每月支付较低的维持费用,他们就能自己提供视频服务了。
下一步则是要利用Mosaic。比如让观众观看体育比赛或演唱会视频时可以自己控制视角,并能从多个角度进行欣赏。吴佩里还预见游戏业即将发生巨变,开发人员将利用“按次付费”(pay-per-play)的模式来开发高品质游戏。
在与吴佩里进行交谈时,我对他说有人声称BitGravity公司正采用一种原创的缓存方法,也就是将整个视频库放到系统中的每台服务器上,这与大多数CDN采用的缓存方法不同。他对“原创”这个说法不置可否,但他承认流行的缓存方法的确耗费了太多的带宽并且太过缓慢,如今每天都有层出不穷的视频出现,这种方法逐渐变得不合时宜。
视频发布指南
要发布自己制作的视频并非难事。市场上有丰富的相关工具供你选择,复杂的简单的样样都有。微软和Adobe公司都有视频发布平台。Adobe公司的Flash Media Server(FMS)非常流行,该公司将产品容易上手的特性作为卖点。但它不能创建具有某些定制化功能的视频,比如说交互式特性。但如果你只是想发布几段企业视频,或者在企业内部发布一些东西,该产品的功能就绝对够用了。Adobe公司向客户提供升级到FMS的Origin/Edge版的选择,这个版本更富有扩展性。但是记住,你的硬件和基础设施必须能够满足其负载要求。
微软也提供了类似的技术,最近该公司正竭力推广Silverlight产品,到处拉帮结派建立合作关系。比如说去年秋天微软与Novell公司签署了一份有趣的协定,承诺将Silverlight应用程序移植到Linux平台,并且提供一套Linux平台专用的Silverlight应用程序开发包。由于Silverlight出身于微软,外界对它褒贬不一。它饱受质疑的缘由,是因为微软习惯于在某样技术发展到后期才涉足。可是许多开发者却对它称赞有加,认为它是个功能丰富的应用平台,原因是它基于功能强大的可扩展应用标记语言(Extensible Application Markup Language,XAML),XAML是一种能从多种开发平台调用的XML格式,在Ruby、ASP.net和Java中都能得到应用。
Silverlight的问题是你还是得下载一个浏览器插件之后才能使用。当然,优点也是有的:除了IE版本的Silverlight之外,它同时还拥有Firefox和Safari版本,并且还能在Mac OS上运行(Linux版本也在开发中)。另一个问题是,业界利用Silverlight进行的实际开发还很少,我们去年12月尝试建立一个Silverlight专业站点时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当然,形势正在不断好转,在Google上快速搜索一番,你很快就能发现很多相关的站点资源。
你在利用Flash或Windows Media Server进行大量的视频开发,整个制作过程涉及的内容会相当繁琐,比如说转码、工作流、服务广告、文件上传以及视频和广告统计分析等。像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美国广播公司(ABC)和福克斯公司(FOX)的网站都选择了与众多托管服务供应商进行合作,或是将大量视频的编码和发布等复杂技术工作全部交给CDN去做。
而眼下,一家名为移动网络公司(Move Networks)的厂商已成为业界新宠,它为知名的视频供应商提供高品质媒体播放器和基础架构可靠的交付系统,美国广播公司和福克斯公司都是它的客户。这家公司由迪士尼公司(Disney)旗下的投资部门——思伟投资公司(Steamboat Ventures)创立,Novell公司的早期创始人和首席设计师德鲁·梅杰(Drew Major)也提供了一臂之力。从创建之日起,移动网络公司已筹集了超过5,000万美元的资金。该公司是ABC.com和ESPN 360网站成功上线的幕后功臣。如今,它正与Fox.com网站进行合作。公司的CEO约翰·爱德华兹(John Edwards)声称,他们的工作重心在于保证视频品质、保持观众规模以及其他各种能帮助公司从视频流中获利的要素。
移动网络公司在准备视频文件时采取的做法与众不同。它将一整段视频切割为多个较小的文件以便观看。公司的文件指出,与那种利用中央服务器向客户端提供连续视频流的做法相比,这种方法更具扩展性。
移动网络公司的客户端小巧玲珑,它能够检查CPU负载和带宽,并相应地调整视频码率,或是根据连接状态或者终端设备的不同,相应地提供自适应流媒体功能(adaptive streaming)。以上这些功能该公司使用的都是自己的版本(即所谓的Move Adaptive Streaming),通常它们是在RTP/RTSP之类的协议下提供的。它的服务旨在解放内容供应商,让它们集中精力于提供最高品质的用户/观众体验。
有些公司向视频业务投入了大笔资金,将其作为公司的首要业务。这些公司有必要直接与CDN合作,或使用移动网络公司之类的供应商提供的复杂服务。许多公司利用Flash等工作流工具来创建自己的视频播放器和发布流程。如果你还需要一些特殊功能,比如说让用户上传自己的视频,让视频的内容与网站定位紧密联系,在每段视频前插播前导广告,追加给视频打分或发表评论的功能,创建视频缩略图(thumbnails),为网站的不同部分设计相应的播放器等等,那就得费些功夫了。
我们已经以Maven公司、FeedRoom公司和Brightcove公司为例,评估了专业视频内容发布系统需要的要素。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切身体会很具有启发性。我们公司的发布工作并不局限于视频,因此 将视频发布和报告系统外包给专业供应商是非常合理的。我们还未做到的一点,是让视频发布系统跟我们的内容管理系统和网络分析平台协同工作。
内容决定一切
可以想象,在不远的未来,所有的电视节目都会由互联网提供。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在电视机、电脑、连接到云计算服务器的无客户端(clientless)终端或是手机上收看节目。将来甚至可能发展到利用虚拟技术的无线护目镜或植入视网膜的设备来观看节目。
届时,你将能用视频节目搜索引擎来查找想看的节目,或是从Google小工具里选择节目,还可以从像TiVo一样由RSS控制的个性化网页提供的节目推荐表中选择。当然,你也能从Facebook网站查看好友们正在收看的节目,你甚至还可以从最喜欢的节目推荐供应商那里订阅播客(视频分享)节目表。也许以后还会出现专用的视频浏览器。
有些节目也许有固定的播出时间(如直播节目),但所有的内容都可以实现按需提供。如今在电视里看到的节目,像《迷失》(Lost)、《幸存者》(Survivor)或真人秀等等,虽然以后还会存在,但更多的节目将是根据你的实际爱好度身打造,别出心裁地进行编排。如果你喜欢思考生活的孤独和悲惨,那将会有一个专门频道为你而设。如果你是个班卓琴演奏者,拿起草帽,那就拉上你的妻子或者亲友收看相应音乐频道吧。你想看喜剧剧团在亚特兰大夜总会里的即兴表演吗?同样有节目适合你。
这些节目的长度不会硬性规定为半小时或一小时。事实上,人们要想要看多久它就有多长。当然,你可能必须先为注册用户后才能收看某些节目。这样一来,你就会成为各种特价优惠活动及广告的目标客户。插播的广告也不会很多,但它们将充满趣味性,让人过目难忘并能从中受益。如果你对稀奇古怪的东西感兴趣,这些广告甚至可以做成可点击式的,能与观众互动。
在观看节目时,你将会知道是否有相同兴趣的人也在收看同一节目。系统还会提醒你前往观看好友正在收看的节目,你也可以坐在电视机前面,一边看节目一边与其他人互动。比如说,你看节目的时候突然想起忘记了某个朋友的生日,你可以暂停节目的播放,然后与这位朋友打个VoIP网络电话,同时发信息给其他的在线好友让他们也给那位过生日的朋友打电话送祝福。与此同时,也许其他人会提醒你回到节目中,因为你与他共享了视频节目,你暂停了节目别人也没法看了。
以上的情境听起来有点异想天开吗?其实上述的大部分功能都已经成为现实了!如今的电视机将逐渐配置以太网功能,比如说松下公司在1月份举行的消费电子产品展示会上(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就展示了这么一台电视机。Apple TV和Slingbox使用的技术让网络和电视不再泾渭分明。有传言说,为谷歌公司度身定制的电视机正在开发之中,用这种电视机你可以观看图片和YouTube视频,并使用其他网络功能。
由于电视和互联网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把钱投资到视频上绝对是明智之举,因为这样能改善你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你越早动手,你的客户就会越满意。
敢想敢干的JOOST
别看Joost公司现在高品质视频行业内领袖群雄风光无限,一年之前它可是焦头烂额。该公司是最早涉足在线视频网络和信息汇集中心业务的企业之一,它聘请了思科公司(Cisco)的前高管迈克·沃尔皮(Mike Volpi)担任CEO。
Joost公司的部分魅力来自于其网络基础架构,而在这方面沃尔皮功不可没。该公司不仅在技术上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雄心壮志也令人称道。但与其他公司的产品相比,该公司的产品有一个扎眼的缺点:需要下载客户端软件。不过,沃尔皮最近证实,Joost的无客户端版本软件(或更准确地说是浏览器插件)将于今年夏天推出。
Joost公司网站上的通告表示,该产品仍处于测试阶段。公司的高级工程副总裁马特·泽莱斯科(Matt Zelesko)对此并不介意,他援引谷歌的例子说:“大名鼎鼎的Gmail现在也仍在测试阶段。”不过,在过去一年里,Joost公司做出了许多调整,就连它的基础架构及数据中心的位置都已发生了变化。
沃尔皮表示,公司自从成立以来已经掌握了很多东西,比如说人们的节目爱好,世界各地的观众习惯以及互动功能等等。举例来说,许多专家普遍将在线收看节目与注意力缺失症(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联系到一起,然而Joost公司经过调查发现,观众的平均持续观看时间为17到18分钟。但前提是视频的质量必须是一流的。沃尔皮也指出,人们在网上观看的内容和他们在电视上看的节目内容有所不同,他们在网上更多地是观看科幻、喜剧以及动画节目。统计数据显示,最喜欢在网上观看视频节目的人一般是20到30岁之间的男性。
Joost公司的客户端非常有创意,几个月前我下载了它的早期测试版,发现其用户界面和电子游戏一样吸引人。但是,它也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地方(例如我竟然找不到一个简单的方法退出程序)。
作为内容整合商,Joost公司致力于制作那些非主流的节目。这些节目你在普通的电视频道中可看不到,但这才是互联网上真正热门的东西。
正如有些乐队在MySpace等网站上推销自己的作品一样,新的节目可以通过Joost之类的网站向广大的观众进行推广。沃尔皮指出,这是因为互联网电视拥有的优势明显,用户可以很容易搜索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些节目很大程度上可以满足人们的各种不同需求。以KateModern等大红大紫的节目为例,其中一些首先是在互联网上火起来,然后再转战到电视上的。沃尔皮说:“互联网就如同试演平台一般。”不过,这也不能一概而论,有些节目就只适合于网络,比如说,Quarterlife在互联网上红极一时,但搬上电视之后却遭到了冷遇。
花小钱办大事
我们公司在网络视频方面的一个早期尝试是“轻松阅读”(Light Reading)项目。我们利用设置在托管服务机构的两台Windows Media Servers服务器打造了该项目自有的视频发布系统。我们曾向沃伦·赫尔特奎斯特(Warren Hultquist)请教过打造轻松阅读系统的必备知识,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二:
我们的媒体服务器硬盘容量为73GB,分区后分别用于操作系统和数据存储(格式化后每台服务器可用空间为57GB)。由于用户的连接速度不同,我们用不同的比特率对视频进行编码以供用户选择,因此存储空间就成了一个大问题。此外,我们还保留日志文件以便进行媒体文件访问量统计数据跟踪。由于存储空间成本较低,我们计划使用更大容量的硬盘或添加网络附加储存器(NAS)。
在带宽方面,两台在线服务器各有100Mbps的带宽。视频文件的大小一般在15到50MB之间,视比特率和视频的长度不同而有所差异(我们使用256 Kbps和768 Kbps两种比特率,每段视频的长度大约为2到8分钟)。
两台服务器互为镜像;我们只需要将视频上传到其中一台服务器,文件就会被自动复制到另外一台。一台服务器在新泽西州的托管服务机构,另一台则在加州的圣何塞市(San Jose),因此从地理意义上讲,我们实现了故障转移(failover)。
托管公司的技术人员负责保证服务器、负载均衡器和防火墙的正常运行。另外,他们还会进行数据备份。我们则负责给操作系统打补丁、监控存储空间以及维护网络追踪软件NetTracker。
我们并没有采用负载均衡。因为一开始我们就设定了一个循环规则(round-robin):如果一台服务器连续接到4个请求,那么第4个就将被转移到另一台服务器。当我们发现负载要求能够完全得到满足时,我们便关闭了这个循环规则,现在另一台服务器就完全成为了故障转移的备份系统。
到目前为止,我们提供了大约350段视频。去年,服务器的总会话数(total sessions)为110,321个,总下载量为141,353次,共传输了887,449MB的数据,换句话说,每天平均会话数为302个,每周平均会话数为2,116个,每月平均会话数为9,193个,每天的平均下载量为387次。
这点工作量对我们的服务器来说是小菜一碟。我们的瓶颈在于并发连接数(concurrent connections)而不是服务器的处理能力。在带宽为100Mbps的情况下,我们估计每Mbps能容纳3个连接的网络带宽开销,因此最大并发连接数为300左右。而到现在为止,我们并发连接数的最高记录才50,所以丝毫不成问题。
(网页编辑:St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