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网络世界小鬼当家
2008年01月03日 14:34
在线虚拟网络搞得风风火火,而此前红透全球的《第二人生》已经在去年开始降温,儿童虚拟世界将成为未来热潮,真正的虚拟网络大战将在儿童之间打响。美国媒体1月1日报道,看好儿童虚拟社区的前景,包括迪斯尼公司、华纳兄弟公司在内的各大动画界巨头近日纷纷将眼光放到了争抢儿童虚拟网络世界这块蛋糕上。
《第二人生》等网络虚拟社区在2007年成长迅速,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但其发展却不如期待中的快速。针对儿童的虚拟社区却表现了强大潜力。
网络搜索引擎龙头Google新公布的“2007年十大关键词”显示了去年网友搜索的最热门关键字,两大儿童社交网站入榜,“网娃”(webkinz)儿童社区排名第2,仅次于iPhone,“企鹅俱乐部”儿童社区排名第6。
影响:将成未来热潮
正是由于“网娃”和“企鹅俱乐部”一鸣惊人,迪斯尼公司、华纳兄弟公司等动画界巨头才致力于开拓儿童虚拟网络世界的市场,准备发展一系列的儿童虚拟网络世界,而玩具公司、科技公司也都想在这块诱人的蛋糕上争抢自己的份额。行家更相信这种在线社交网站能纳入庞大的电影产业,替电影造势,炒热电影角色,还能打造出忠实的新一代消费生力军。
一家美国网络开发公司的分析师就将儿童虚拟世界视为未来热潮,他估计2011年之前,至少有2000万儿童将成为虚拟世界的成员,即以每天820万人的速度增长。
原因:儿童迷恋网络
这一变化背后的考量还是由于网络的巨大杀伤力。50多年以来,动画片几乎就是儿童们的最爱,是第一位的,迪斯尼公司靠着米奇老鼠等角色成就了其在娱乐界的地位,也让迪斯尼乐园在全球各地开花。但是,网络的发展逼得这些巨头不得不重新设法吸引小小消费者的注意力。毕竟,专家认为,儿童已逐渐将互联网视为最爱了。
但身家300多亿美元的迪斯尼公司的“野心”不是一个两个虚拟世界可以满足的,迪斯尼的目标是打造出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在线虚拟世界。学前儿童可以去玩《仙子世界》,7岁以上的就玩《企鹅俱乐部》,小学毕业生就可以玩《加勒比海盗》。
案例1
虚拟宠物走进现实
《网娃》虚拟社区的成功就在于它将虚拟与现实联合了起来,这也让《网娃》成为业绩增长最快的网络公司之一,仅在去年11月,就有600万人登陆《网娃》,比前年11月增长了3.4倍。
9岁的特拉有一只黑色绒毛熊“午夜”。特拉是在一家玩具店里以12.95美元买到“午夜”的,与其他的绒毛玩具一样,特拉可以跟“午夜”在家里玩。但有意思的是特拉可以用“午夜”的密码登陆《网娃》虚拟社区,并和社区里的虚拟“午夜”玩上一整年。
孩子们购买“网娃”绒毛玩具并不是因为它们本身好玩,而是为了得到登陆《网娃》的密码,这样,他们就可以在《网娃》与宠物玩上整整一年,给它们喂食,为它们买生活用品并照顾它们的生活。一年到期后,孩子们需重新“领养”另一只宠物来更新账户,否则他们就无法再次登陆《网娃》社区。
案例2
化身企鹅叹世界
《企鹅俱乐部》是一个专为8岁至14岁儿童而开发的在线虚拟世界,孩子们可以在里面与朋友的企鹅化身在冰雪覆盖的咖啡馆里进行交流、交友或者赚钱购买前往南极的各种必备附件。2005年,三个当了爸爸的加拿大人利用业余时间为自己孩子做出了《企鹅俱乐部》社交网站。超过70万《企鹅俱乐部》的会员每月花5.95美元替企鹅扮靓买装备,登陆人数更多,人气比《第二人生》高七倍。
于是,迪斯尼公司在去年8月以7亿美元高价收购《企鹅俱乐部》,并决定以它为模板打造一个姐妹版网站。
父母质疑
“全屏的童年”难保玩家安全
毕竟孩子的钱都是从家长兜里来的,如何让家长不断地掏钱出来是个难题。波士顿的心理学家苏珊就大力抨击《网娃》为电影卖广告的做法:“我们不能让媒体和企业给我们的孩子建造一个全屏的童年。”
儿童虚拟社区存在很大风险,私隐和安全就是关键,有些针对学前儿童的公司把不泄露玩家真实身份放在第一考量。《尼奥》宠物社区就采取了一系列的方法保护玩家,13岁以下儿童不能进入一些禁区,除非获得家长传真同意书,专门有网管在社区里巡逻。《尼奥》的执行副总裁认为,必须确保家长们相信社区会保护孩子的安全才更具有竞争力。
玩家说法
我的世界我做主
如果成人喜欢网络虚拟社区是为了逃离平凡的生活,那儿童在虚拟世界里渴望的是逃离父母的掌控。9岁的洛杉矶儿童纳撒尼尔就说:“在《企鹅俱乐部》,所有事都由我做主。”
当然,能自由购物也是很大的吸引力。纳撒尼尔在圣诞节时,就在《企鹅俱乐部》里买了壁炉、圣诞树和等离子电视,他喜欢这种感觉:“在社区里,想买什么你就能买什么,感觉真好。”
(网页编辑:St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