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关怀版 无障碍客户端 @isc.org.cn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各国整治手机黄毒 二次违规不听劝清退出市

2010年02月01日 12:15

    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目前正在全国进行,许多措施纷纷出炉。每次推出新措施都引起社会热议。

    有网友质疑重金奖励黄色信息举报人会不会让有些人“变相致富”?“妈妈评审团”会不会本着“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的原则,将评审标准设定得过高?之后传出的手机用户一旦发送“黄段子”,短信功能将被暂停的消息,也被质疑是否有“矫枉过正”之嫌。这条消息后来被权威部门证实纯属“谣言”,并出台了手机“黄段子”界定的13条技术标准……如何铲除“黄毒”,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其实,手机“黄毒”对世界各国来说,都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顽疾”,世界各国对手机“黄毒”的整治也绝不手软,动用民间力量、完善制度建设就是其中很有成效的做法。

    美国

    政府企业联手隔离“黄毒”

    民间组织充当“第三只眼”

    近年来,随着3G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智能手机逐渐普及,手机色情问题在美国也愈发严重。一方面,色情媒体公司针对手机用户不易被监管、使用隐蔽的特点,竞相开发新的色情内容。与此同时,美国年轻人热衷在同学朋友间以短信方式发送自拍的裸照,以此在同龄人中制造话题。美国“皮尤互联网及美国生活项目”去年12月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近1/6拥有手机的美国青少年曾收到过他们认识的人发送的全裸或者接近全裸的图片短信。

    美国很多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到净化青少年网络空间行动中。他们对色情网站的服务器、收费方式、IP地址、拥有者等进行分析,一旦发现为青少年提供色情内容,就会向相关机构报告。这些组织已帮助政府打掉了数千家色情网站。

    鉴于大部分美国手机用户上网方式与电脑上网方式类似,美国政府将矛头主要指向手机色情信息的源头互联网。

    1996年至2000年,美国国会分别通过了《通信内容端正法》、《儿童在线保护法》和《儿童互联网保护法》,对向未成年网站提供淫秽信息的网站经营者处以2.5万美元以下罚款、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两者并罚。

    法律还规定,成人网站经营者必须通过信用卡付款及成人账号密码等方式对未成年人进行必要的限制,违反者将被处以5万美元以下罚金,6个月以下有期徒刑或两者并罚。

    美国政府还要求全国公共图书馆为联网计算机安装色情过滤系统,否则图书馆将无法获得政府提供的技术补贴。

    电信运营商和内容提供商为了避免法律麻烦及巨额罚款,通常会自觉抵制面向青少年的色情产品。比如苹果公司就推出了“家长控制软件”,帮助其过滤孩子手机中的色情内容。

    日本

    过滤软件细分年龄段

    设置第三方监察机构

    日本2001年就已启动3G服务,无线互联网业务走在世界前列。在发展初期,日本业界同样遭遇了手机“黄毒”的困扰。从2005年起,日本就开始推广手机过滤软件。
 
    2007年,日本总务省要求手机运营商原则上需为青少年手机用户提供网络过滤服务。《整备青少年网络法》2008年获得日本议会通过,将“运营商有义务提供手机上网信息过滤服务”列入法律条文,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手机过滤软件的地位。该法律规定,只要监护人不提出反对,手机运营商就必须开通过滤服务。

    日本的过滤软件最初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手机运营商设定涉黄网站“黑名单”,即除了名单上的网站被屏蔽,其余网站用户都可以登录;另一种是“白名单”,里面是用户可登录的网站,名单外的网站则全部禁止访问。

    由于软件的过滤标准不一,有时会导致一些无辜网站被“错杀”,再加上设置单一,缺乏选择性等原因,过滤软件一度陷入“叫好不叫座”的窘境。为了使过滤软件真正发挥作用,《整备青少年网络法》要求软件开发商和服务提供商提高过滤服务质量。

    去年下半年,日本各手机运营商开始根据年龄段细分过滤服务标准。日本软银公司针对小初高三种年龄段分别设置使用套餐,小学生只能登录面向儿童的专用网站;交友网站、成人网站等则对中学生禁止;高中生可适当放宽标准,登录安全的交友网站。也有公司直接关闭了小学生手机的网络服务,并在每晚10时至次日早上6时切断高中生手机的网络服务。至于什么样的网站才算“安全”,这部分工作则由第三方机构“EMA”(手机网站审查使用监视机构)来完成。网站可向EMA自行申请审查,提交网站自己定制的内容标准,EMA认定合理后,网站运营商即开始自己的网站彻底清查,剔除不符合标准的内容,经EMA检查后,即可通过认定。此后的一年中,网站运营商还需定期向EMA提交报告。

    英国

    上网内容分级

    行业监管严格

    英国避免手机涉黄主要依靠行业自律。

    早在1996年,英国贸易和工业部组织主要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和执法部门就开始讨论如何通过行业自律和分级来管理互联网内容,并成立了互联网行业自律组织“网络观察基金会”,负责对网络内容进行分级标注并接待投诉。

    手机上网业务在英国兴起后,包括沃达丰和维珍移动在内的主要手机运营商也仿效此方法,联合制定关于手机上网内容的行业自律条例。

    2009年6月,经过修订和更新的最新版《英国关于手机新形式内容的自律执业条例》发布。该条例规定,手机运营商必须对他们所能影响的手机网站的商业内容进行分级标注,标明哪些内容涉及色情或暴力,以便对18岁以下的青少年屏蔽。

    手机用户只有在购买手机卡时出示年龄证明,证明自己超过18岁,才能获取受限内容的访问权。

    为此,英国各大手机运营商还联合成立了一个“移动分级独立机构”,专门负责对手机上网涉及内容进行详细分级界定,并接受消费者投诉。

    一旦有家长认为孩子通过手机接触到不良信息,便可以告知该机构,展开进一步调查。

    德国

    手机实行“入网实名制”

    发色情信息要被罚巨款

    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德国对利用互联网和手机传播青少年(14至18岁)色情和儿童(14岁以下)色情内容打击力度很大。

    首先,德国手机用户入网都必须采用实名登记。用户购买手机时,运营商必须严格检验用户身份证的地址以及银行账户等,并将这些信息输入电信运营商的数据库备案。在用户合同中,也会明令禁止传播色情信息,违法者将受到重罚。

    此外,德国所有电信运营商都要为未成年用户的电话卡设置防色情软件。

    针对大批量发送色情信息者,德国国会2003年通过了《联邦反垃圾邮件法案》。法案规定,向用户推销商品和服务的广告短信,必须征得手机用户的书面同意。德国政府还成立“联邦手机短信处理中心”,用来管理违反上述法案的违法者。

    对于滥发包括色情信息在内的垃圾短信者,德国政府将处以最高5万欧元的罚款。为此,德国电信移动公司等都加强了短信管理技术,用户可以自动屏蔽那些一天内发送量超过上百次的短信。

    韩国

    涉黄内容界定细致到声音

    两次“不听劝”就清退出市

    韩国是世界上手机普及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手机用户超过人口总数的95%,但该国手机网站几乎不存在色情传播问题。这主要是因为韩国对手机网站的监管可操作性强,且监管到位。

    韩国对手机网站的监管主要依靠一个名为“韩国移动互联网商业协会”的机构,这是由韩国手机网站业界自行组建的自律协会。

    在韩国,要想开设手机网站,必须先通过移动互联网商业协会的审查,协会会作出“合格”、“不合格”或“还需改善”的评判,针对“不合格”和“还需改善”又有“违宪”、“违法”、“有伤风俗”三个级别的界定,仅“有伤风俗”一项就涉及9条对淫秽色情内容进行界定的参考标准,细致到包括暴露人体的哪些部位、描述哪些行为、带有什么声音等。

    倘若网站内容被认定为“不合格”,就无法得到移动通信运营商的认可,内容无法上传。即便“合格”也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互联网商业协会会对手机网站进行持续追踪监控,检查其是否超越经营范围,是否存在未经申报的内容以及将已通过审查的内容擅自修改的行为。

    一旦发现网站违规,协会将采取“警告并命令纠正”、“阻止交易”、“清退出市”三个级别的干预措施,针对网站方的回应态度,逐级加大惩罚力度。

 

 


    (网页编辑:Stev)

 

 

 

 


 

2011-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6316号 版权所有:中国互联网协会
技术支持:北京圣明慧力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