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民上网可查身体状况
2012年03月26日 09:16
上周五中山市国民体质监测乡镇行在火炬开发区率先启动,今年将走进10个镇区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年底前建立起健康档案库,市民在网上就可查询到每年体质变化,找出问题进行相应锻炼。另悉,去年对中山1000余名20-59岁的非体力劳动者进行的体质监测显示,25.2%的非体力劳动者体质优秀,4.7%体质不合格。
体质合格率达95%
上周五,2011年中山市国民体质监测乡镇行活动在火炬开发区启动,拉开了今年国民体质监测的序幕。据悉,2011年,中山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对包括市政府、老干中心在内的公务员队伍,体育场馆处以及镇区的非体力劳动者进行了体质监测,监测人数为1439人,合格率约95%,其中,25 .2%体质优秀,31.1%体质良好,38.9%体质合格,此外4.7%体质不合格。
中山市体育竞赛与国民体质监测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监测结果显示,现在部分人存在肥胖、脂肪偏高、肌肉含量不高、骨密度不够等问题。
监测显示,处于青壮年人群(20-39岁年龄组)的这些非体力劳动者中,19%体重超标,其中,9%属于体重超重,10%属于肥胖。中年人群(40-59岁年龄组)非体力劳动者中,75%体重正常,39%肺活量表现为稍差或差。
该负责人说,通过监测今后每人都有一份数据,根据结果开出“处方”。“如肌肉密度不够,就建议做哪方面运动或者怎样注意饮食。”
10镇区逾万人受惠
去年主要对城区的非体力劳动者进行国民体质监测,中山市体育竞赛与国民体质监测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将到开发区、南朗、东凤、东升、三乡、黄圃、三角、小榄、沙溪、阜沙等10个镇区开展体质监测,预计8月前完成。“将对超过1万人进行体质监测,每个镇区都会进行5~7天,对1000多人进行体质监测。”该负责人说。
根据《2012年中山市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实施方案》,本次国民体质监测对象为20至59岁的中国公民。根据各镇区实际情况,采用随机整群的原则抽取监测对象;成年人按性别分为两类样本,以每10岁为1年龄组(20-29岁、30-39岁……50-59岁)。
年内建立起国民体质档案库
“准备建立数据库,把全中山市民监测结果作为总的数据,将通过体育局的网络窗口公布出来,市民可输入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就可以查到自己的身体状况,曾经监测过的档案资料。”中山市体育竞赛与国民体质监测中心负责人透露,年底前将建立起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库,市民通过使用该数据库,比较一年与一年数据变化,根据建议开展相应运动去改善体质。
现场
10余项指标免费测
上周五上午8时许,乡镇行活动启动仪式尚未启动,就已吸引了不少市民到体质监测现场品尝了体质监测的“头啖汤”。
记者在现场看到,市民只要登记了信息,就可以免费依次进行血压、肺活量等10多项指标的监测,耗时约半个小时。然后工作人员把数据输入到电脑,就可以获得自身的体质评定,还有根据自身体质形成的锻炼指导方案。
住在火炬开发区附近的陈先生认真地看体质评定足足有5分钟,他对自己的握力、前伸等指标不满意。
陈先生告诉记者,近两年每天都顾着照顾孩子,锻炼没有以前那么积极了,“知道自己哪方面不及格,以后尽量抽时间按照指导方案去加强锻炼。”
徐小姐毕业两年了,“以前在学校也参加体检,但没这么仔细,不是很清楚自身哪方面不足。现在知道自己的握力和台阶指数不足,按照指导意见,在平步机上进行锻炼,但可能性不大。”徐小姐的运动习惯是平日打羽毛球,一时间还难以改变。
(编辑:Jes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