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关怀版 无障碍客户端 @isc.org.cn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克隆”网银骗金 需源头治理

2011年06月08日 15:29

    网银升级也有假?不错。近日,上海警方破获一起重大系列网络诈骗犯罪案件,嫌疑人冒充银行诱骗网银客户“升级网银”,实则在“克隆”网站上种植“木马”大肆吸金。

  业内人士和专家指出,要抑制“克隆”网站吸金,必须需要打出“组合拳”:银行要加强技术防范,网民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与此同时,更要建立健全防范“克隆”网站的法律法规,从源头上大力震慑网银犯罪。

  “克隆”网银吸金

  近日,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通过近5个月的缜密侦查,成功摧毁一诈骗团伙,破获利用发布虚假网银升级信息实施诈骗案件57起,案值60余万元。

  2010年底,警方接到辖区居民钱女士报案,称其在家中收到一条手机短信:“尊敬的用户,您的动态e令已过期,请您在三日内登陆以下网址进行升级,逾期将不予办理。”钱女士根据手机短信中提供的网址上网进行升级,后来发现自己银行账户内的3万3千余元被人转走。在随后的2个月内,警方陆续接到多起辖区居民报案,称收到陌生手机短信通知,某银行的网银“动态e令”需要升级,在上网进行升级操作后发现银行账户内钱款被人转走。

  在历经近5个月的缜密侦查后,专案组近期先后抓获郭某、苏某等7名犯罪嫌疑人,在嫌疑人的暂住地查获了用于转账取款的银行卡137张、作案用手机7部、笔记本电脑2台及部分赃款。

  警方目前已查证,发生在上海、青海、云南、浙江、内蒙古、海南等6个省区市的57起诈骗案件均为该犯罪团伙所为。警方在调查中发现,该犯罪团伙是利用发送手机短信散布虚假网银升级信息,并提供假冒银行官网的网站,在网站中安插“木马病毒”程序来实施作案,一旦有人输入账号和密码,网站后台的嫌疑人就马上进行转账操作。

  目前,经上海金山区人民检察院批准,郭某、苏某等7名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依法逮捕,此案还在进一步审理之中。

  据透露,从此次抓获的7名犯罪嫌疑人看,他们主要是负责帮助诈骗分子取钱。据犯罪嫌疑人交代,一般取钱分子的头目会从所取的赃款中获得约3%的提成,取钱的多名“马仔”则共享约5%的提成,打电话、发短信环节的诈骗分子共享约10%的提成,加上转账等各环节的成本,诈骗策划分子可最终获得每笔赃款的60%甚至更多。所以,不仅要打击、抓获进行协助的犯罪贩子,更要继续追踪打击负责诈骗策划的主要分子,斩草除根。

  防范诈骗,银行、运营商有责

  上海市泛洋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刘春泉建议,银行等机构应从从注册域名开始提高保护意识,“像对待商标一样对待自己的官网和域名,比如注册‘.com’域名的时候应同时注册‘.cn’的域名,并将其链接到主站上,防止犯罪分子利用接近的域名误导消费者。”电信运营商也应配合警方,掐断短信“撒网”,将频频发送涉嫌诈骗短信的号码设为“黑号码”,限制其呼出和发送短信。

  “犯罪分子通过广撒网的方式寻找到受害者,因而要从源头做起,降低犯罪分子的‘得手率’。”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政法法律委员会主任、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杨坚争说。

  警方提醒称,网银用户应注意避免在公共场所使用网上银行,同时应及时升级电脑系统补丁和杀毒软件,使用防火墙等网络保护工具,保证网银操作环境的安全性。此外,警方建议市民遇到相关的“网银升级”或“银行系统升级”的短信,要及时拨打银行的客服电话进行咨询,不要轻易相信对方。

  杨坚争建议,网银用户在使用网上银行时,千万不要轻易使用搜索找到的某某银行网站,最保险的办法是,直接在地址栏中手工输入银行的官网地址。“应认准IP地址,IP地址才是唯一的,避免误上克隆网站。”

  刘春泉则建议,市民可以对网上银行转账功能进行一定的限制,同时设定短信提醒功能,将风险最小化。

  填补网银犯罪的“四大法律难点”

  “中国网事”记者调查后发现,当前钓鱼网站制作已高度模式化,不法分子多通过短信、论坛等方式“撒网”,将消费者误导到“克隆”网站。

  专家指出,“克隆”网银犯罪背后有四大法律难点,建议在立法和执法环节加以完善。其一,对短信等方式的“小广告”传播,目前在法律界定上还存在一定的盲区。上海市公民律师事务所主任金永红说:“只有认定为诈骗信息之后才能采取封号、加入黑名单等措施,对群发骚扰短信、打促销电话或者在街边发传单等方式,目前还没有法律上的界定。”其二,互联网本身具有跨地域的性质,但目前的监管体系却有属地性质。其三,法律法规与监管漏洞中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和“灰色地带”,令监管难上加难。其四,目前对网银犯罪的处罚大多适用计算机犯罪的有关条例,而不是处罚更重的金融犯罪,法律威慑力度不够。

  专家认为,要变“事后追惩”为“事前预防”,在立法和执法环节加强监管。金永红等专家建议,在立法方面对“小广告”式传播予以界定,对涉及网银的犯罪适用更高惩罚力度的法律,提高法律的威慑力。

 

 

 

 

    (编辑:Jesse)

 

 

 

 


  

2011-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6316号 版权所有:中国互联网协会
技术支持:北京圣明慧力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