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关怀版 无障碍客户端 @isc.org.cn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广东首次举办网络作家培训班

2010年08月09日 08:56

    昨天,由广东省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举办的首期专门面向网络作家的“广东网络作家培训班”和“青年作家培训班”正式开班,这是我省首次举办以发展繁荣网络文学为主题的培训班,体现了省作家协会对引导和发展文学新业态的敏锐性和主动性,必将对我省文学发展产生积极显著的影响。据悉,著名作家蒋子龙、中国作家网总编辑胡殷红等将为培训班学员上课。新浪、TOM等网站文学频道的编辑也将和学员们进行交流和互动。

  自20世纪90年代文学走进互联网,短短十几年间,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以网络科技传媒为平台,以娱乐、消遣、宣传为主要功能,以大众性、互动性、即时性为主要特征的新的文学业态风生水起,带来了当代文学的数字媒介转型,迅速改变了华语文学的整体发展格局。如何认识、扶持、引导网络文学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当代文艺发展一件不容回避的大事。

  广东网络文学领先华语网络文学

  作为新兴的文化现象和产业,网络文学的发展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它是网络科技的产物,也是社会文明进步(自由表达)的产物。在十多年风起云涌的国内网络文学发展中,广东网络文学异军突起、发展迅猛,不仅建了大批文学网站和论坛,各个网站的BBS火爆纷呈,而且网络文学作者大量涌现,成为国内各大型文学网站的主力,确立了在华语网络文学中不可动摇的“领先地位”。

  根据国内最大的网络原创文学平台盛大文学日前公布的“寻找中国100座文学之城”榜单,在全国3229座城市中,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杭州、武汉、成都、重庆、天津、南京暂时名列前十。而今年7月盛大文学对旗下运营的起点中文网、晋江文学城、红袖添香网、榕树下等七家网站110万名作者的IP地址进行统计,广东以136367名排名第一,浙江、上海、江苏三地以106798名、93851名、82952名分列二、三、四位,广东成为国内名副其实的网络文学大省。

  网络作家在这里扬名立万

  第一阶段:崭露头角,扬名立万。从上世纪末算起的三四年,国内网络文学正式起步,走入主流文化视野。当时网络文学类型不多,只有言情、玄幻、说史几种,而当时网络文学的几个佼佼者,如慕容雪村、当年明月、天下霸唱、南派三叔等人,都是从广东起步、逐渐在国内网络打出名堂,成为网络文学响当当的人物,其时他们的写作收入,还是要“落地”也就是最终要依托传统纸样出版。

  第二阶段:群雄并起,强势壮大。随后的四五年内,广东网络文学整体向纵深发展,网络创作人气旺盛,网络诗歌热潮不减,博客写作门类细化,新冒出的穿越、职场、谍战小说大行其道。网络作家呈群雄并起之势,一大批网络作家、写手各领风骚,网络文学在量的积累和形式不断变化中,整体向纵深发展。网络作家和网站、出版社一体化合作,制定推广、出版、收费阅读的多种路线,商定分红模式。

  第三阶段:产业运作,多元一体。广东网络文学产业链条逐步成熟,构建起网站、影视、手机的综合阅读——消费平台。网络创作与出版业的互动更加紧密,多部作品在创作初始阶段即签订了出版、影视、游戏改编意向。如《杜拉拉升职记》,其小说原著作者李可,正是一位在广东成长发展的作家。“杜拉拉”由小说改编的电影上映以来,票房过亿,并带旺相关话剧、电视剧、小说连播、有声读物。《杜拉拉升职记》提供了一种由网络文学作为起点,建立跨越多种媒体的文化产业链的本土范例。而最近,根据《我的美女老板》改编的电影,其影响的风潮正从北方席卷而来。可以预见,网络文学将成为未来文化产业的源头之一。

  谈论广东网络文学的发展,不能不拓宽到它所赖以生存的整个广东网络文化生态去考察,可以自豪地说,广东网络文化的巨大优势,催生和促成了网络文学在国内的突出地位。

  在原创能力方面,广东网络作家或者是新题材、新类型的开创者、探索者,如当年明月的历史评说,天下霸唱和南派三叔的“盗墓”小说;或者在大量雷同的现有小说类型中独辟蹊径、自成一家,如慕容雪村的都市言情、李可的职场励志等。这不得不归功于广东作为改革开放前沿所独具的人才、信息的流动性与观念、政策的包容性。广东网络文学辐射面广,据盛大文学方面的数据,盛大文学在全国有110万作者,其中广东最多,有近14万。

  除了以上提及的成就,从国内手机互联网网站3G门户2008、2009连续主办的两届网络原创文学大赛,以及深圳连续举办的三届原创网络文学拉力赛,也可以看出广东网络文学的巨大能量。这些原创网络文学大赛,联合了人民文学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等10多家出版社,《花溪》、《南风》等杂志,以及起点中文网等专业原创文学网站共同举办,其中3G门户举办的第一届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就吸引了上万作者参与,而首届冠军“陨落星辰”创作的《校园风流邪神》一书,一年时间点击就超过3亿。

  广东网络文学的影响力从本省向全国乃至海外华语地区,从互联网向印刷出版和大众媒体,从产业链上游向产业链中下游,从资深网民到广大大众、青少年读者,其社会影响面逐步扩大,稳步扩张。广东网络文学不但在民间产生普遍影响,也步入了国家文学殿堂。在今年中国作家协会的重点作品扶持选题中,网络文学选题有3个,其中一个就是广东的。

  网络文学开辟文学繁荣新路

  去年以来,省作协成立了网络文学创作委员会,新推荐发展了10多名网络写手加入省作协,并于去年3月和4月,先后召开了“新媒体新人类新文学座谈会”、“广东网络文学座谈会”和“网络作家权益保障座谈会”。省作协还重新打造了广东作家网,开通了“文学风”论坛、开办文学网刊“《作品》网络版”,笼聚众多会员作家、网络作家和校园文学爱好者。省作协的校园文学创作委员会也在去年首次专门面向省内各大专院校网络文学作者开办讲习班,并积极筹备今年内举办大型网络文学大赛。省作协《新世纪文坛报》从去年底起在头版开辟“网络风”专栏,每期重点推介本省网络作家。

  吸收网络作家加入作协,把网络作品纳入优秀文学作品评选表彰范围,对优秀网络作品给予推介并组织研讨会。借鉴广东文学院签约作家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培养广东优秀网络作家的制度,加强广东网络作家群的队伍建设,培育良好的广东网络文学生态环境。鼓励广东网络作家保持并发挥其体裁多样、技法新颖、善于融合的特长,不断关注网络技术和文化的更迭,充分利用当前网页、论坛、博客、微博、搜索引擎、即时通讯、手机、3G、电子书等综合网络媒体,将广东文学向整个国内乃至国际互联网全面、多元化加以推广普及。

  广东有着优良宽松的网络文化空间,网络文学已成为丰富网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文学责任重大

  在本次“广东网络作家培训班”和“青年作家培训班”开班仪式上,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顾作义指出:广东网络文学发展态势良好,在全国的优势地位显著,是我省值得优先引导发展的文艺新业态,我们必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继续壮大广东网络文学实力,提升影响,使之成为广东文化强省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他对广东网络文学创作提出一些期望:

  一要提升人文精神,丰富思想内涵。目前网络文学仍然存在粗糙浅薄、怪异离奇等特征,片面追求速度、快感和点击率。网络作家应该积淀深邃的人生感悟和文化素养,乐于并善于跟现实社会、普通百姓相沟通,努力与传统文学的博大精深、意境辽阔、语言纯正的优势相接轨,更多地发现我们生活中的真善美,扬善惩恶,激浊扬清,构筑美好的精神家园。

  二要充分发挥“精”和“短”特色。文学写作门槛降低、百花齐放的同时,容易出现流水作业、庸俗雷同的作品,造成表面标榜个性,内里跟风模仿。不少作品文本结构简单、技法粗糙、哗众取宠、字数却往往数十万、甚至达到惊人的数百万。这样的病态模式恐怕不能长久,事实上信息化时代网民对信息“含金量”的要求日趋提高。

  三要面向青少年写作优质作品。青少年网民和网络作家的大部分注重精神的宣泄、个性的标榜和情节的离奇,缺乏文化的丰厚积淀和对人生的深刻体悟。长远来看,不利于他们培育文学品味和综合素质。

  四要积极运用岭南文化资源创作社会现实题材。随着网络文学自身的成熟和读者日益提高的精神需要,网络文学也初现“现实主义题材”的端倪,在积累和繁荣基础上增大对现实社会、市民生活和底层生存的关注。 

 

 

 


    (编辑:Jesse) 

 

2011-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6316号 版权所有:中国互联网协会
技术支持:北京圣明慧力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