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关怀版 无障碍客户端 @isc.org.cn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网银拉响安全警报防盗刻不容缓

2009年04月17日 08:54

    央视“3·15”晚会对黑客产业链曝光之后,网银的安全问题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有机构调查显示,近三成的用户决定减少网银的使用,而约有六成的潜在用户则选择延迟使用网银。到底网银是不是洪水猛兽呢?专家表示,网银安全并非不可控。

  网银用户日趋上涨 安全问题再成热点

  据了解,仅工商银行个人网上银行客户就已经累计突破6000万,招行的网银客户也超过500万,而交通银行的数据显示,目前,交行的网银客户已占全行持卡客户的15%。

  不过近段时间,黑客自称可破解USB KEY的“防线”、钓鱼网站的频增让网银用户感觉草木皆兵,而同时网银的安全再次成为街角巷尾议论的热点。近日,网银使用者苏先生就差点上了假冒网上银行的当。与真实网银网址极为相似的假冒网上银行差点就“吃”进苏先生近千元用于网上转账的费用。有电脑高手介绍,通常假冒的网站会通过与真实网站极为相同的页面来盗取使用者的用户信息。一旦输入真实的资料,使用者卡里的现金极容易被盗。

  不良使用习惯 促网银危机频发

  记者从工商、交通、招商等银行了解到,目前,网上银行客户的一些不良上网习惯,是可能对客户的网银安全造成威胁的原因之一。例如:使用者网上银行的登录密码与其登录不良网站或者一些论坛所使用的密码相同,而且同一密码长期使用,不及时更换,或者不经意地将自己的密码泄露给了别有用心者,造成网上银行密码泄露;使用者在网吧、公共图书馆等公众场所使用网上银行,造成账号、密码等信息泄露;使用者使用的计算机没有安装防病毒软件或者长期不更新杀毒程序,造成黑客木马病毒入侵;使用者的计算机不按时更新系统补丁程序;除此之外,使用者轻信不良分子许诺的低息贷款等高额回报的虚假消息,将自己的银行卡号、网银密码、口令卡或USB KEY交给不良分子,也可能造成资金损失。

  时刻为网银 穿上防弹衣

  记者从本市各家银行了解到,目前最为常见的网银安全工具就是电子银行口令卡和文件式、USB KEY形式的数字证书。相比较而言,基于硬件数字签名的USB KEY的安全系数要高于随机产生动态密码的电子银行口令卡。

  而对于一些“黑客”声称的可破解的网银USB KEY的说法,业内人士介绍,网银USB KEY类似U盘,从外部无法读出内部保存的关键数据,使用者在使用时需将存有银行数字证书的USB KEY插入电脑,这样能保证USB KEY中的文件不在电脑上保存,从而避免数字证书被黑客侵袭。因此这种安全工具的安全性较高,它也是银行主推的安全工具。不过由于USB KEY的价格与电子银行口令卡相比要贵一些,推广的效果略逊一筹。

  网银被盗 改密刻不容缓

  很多网银的使用者发现网银被盗后,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对此工商银行天津分行的相关负责人提示使用者,一旦发现自己的网上银行账号和网上银行密码同时被泄露,应该立即登录网上银行修改登录密码或凭本人身份证件和网上银行注册卡到任何一家银行网点办理个人网上银行的密码重置。如果客户的硬件加密介质不慎丢失,应立即到银行营业网点办理更换口令卡或者USB KEY等加密介质。如果发现资金受到损失,应在第一时间办理银行卡、账户的挂失,避免损失进一步加大。通常银行都会提供24小时的客户服务,使用者一旦发现网银被盗,也可及时拨打银行的24小时客户服务电话,寻求帮助。

 


    (网页编辑:Stev)

 

2011-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6316号 版权所有:中国互联网协会
技术支持:北京圣明慧力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