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晨报联合艾瑞调查显示:1%用户网银曾被盗
2009年05月27日 16:03
56.05%的被调查者想尝试通过手机短信来确认网上支付密码。
北京晨报联合艾瑞咨询调查显示:
网络消费这样一个司空见惯的新型消费模式,近期却因其所存在的支付安全隐患被越来越多地曝光,一部分人甚至为此对网银退避三舍。有的人开始疑虑:第三方支付是否值得信任?网上银行是否安全?信用卡里面的钱会不会突然不翼而飞?日前,北京晨报联合艾瑞咨询对于消费者使用网上支付的态度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安全性依然是网民使用网上支付考虑的第一要素,有66.3%的用户最重视网上银行的安全性。
1%的用户网银曾被盗
调研数据显示,有66.3%的用户最重视网上银行的安全性,有76.8%的潜在用户最重视网上银行的安全性。可见,安全性是阻碍网民使用网上支付的主要因素。尽管大多数人把安全性作为选择网上支付的首要因素,但网上支付其实并没有想象中这么不安全。调查显示,目前有79.2%的被调查者正在使用网上银行服务,有8.46%的被调查者曾经使用网上银行,但现在已经不用了。仅有1.1%的网银用户账户被盗过,损失金额最高为6000元。
专家解读
完善信用管理体系
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副总经理 曹小青
网上支付的安全隐患主要出现在非网络部分,人为的欺诈才是网上支付安全隐患的罪魁祸首。主要诱因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是黑客侵入用户计算机盗取卡号信息和密码,这是3·15曝光的主要内容;第二种是交易信息在互联网传输的过程中被黑客截取,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第三种是用户误入钓鱼网站,卡号和密码被骗取,这种情况是用户被骗的最主要情况。随着技术的进步,假冒网站已经很少得逞了。目前绝大多数银行已经通过地址框变绿的识别手段来打击假冒网站,只有是真正的银行网站,点击进去地址框颜色才会变绿。因为申请这项业务需要企业执照、法人身份证明、律师函等一系列的证明材料,因此假网站如果要想变绿首先得先把自己变成真的。
(网页编辑:St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