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牌照明年出炉
2010年12月31日 10:43
第三方支付牌照何时发放一直牵动着业界的神经。央行副行长刘士余28日表示,明年央行将向系统重要性第三方支付组织发放支付牌照。据悉,目前已有17家第三方支付企业进入央行公示程序,北京6家,上海6家,深圳2家,杭州、广州、海南各1家。其中,深圳入围的两家支付企业分别是快付通公司和财付通公司。
央行相继出台管理规定
随着支付宝、财付通、快钱等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快速发展,央行加快了对该行业的规范管理。今年6月以来,央行相继出台管理规定明确第三方支付服务法定地位,并对该业务及行业监管进行细化。
央行今年发布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中规定,从2010年9月1日起,已从事支付业务的非金融机构有一年时间申请《支付业务许可证》,逾期未取得 “牌照”的企业将无法继续从事支付业务。分析人士表示,鉴于第三方支付业务类型多样,且经营模式极具差异性,央行可能会针对不同类型的支付企业继续出台更详细的实施细则或操作办法,而这一切或将在首批牌照发布后,视具体的行业监管工作而定。
目前,我国第三方支付企业按照业务类型大体可以划分为三种表现形式,一是依托大型B2C、C2C等网站的网关支付,如支付宝、财付通、快钱等;二是通过销售点(POS)终端的线下支付,如拉卡拉;三是储值卡等预付卡服务。此次进入央行公示程序的17家企业拟申请的支付业务类型主要为互联网支付、银行卡收单及预付卡业务,其中,大部分企业选择了互联网支付业务和银行卡收单两大业务类型,还有一些企业同时申请了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业务。
按照申报程序,第三方支付企业向其所在地的央行分支机构提交《支付业务许可证》申请,然后汇总到央行会审,接到受理行政许可申请通知书的方可公示,期限一般为3天。按照我国相关法规,行政机关一般须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许可决定,因此首批牌照出炉指日可待。分析人士指,第三方支付的首批牌照将从这17家公示企业中产生,但17家企业是否能全部拿到牌照,或者其申请的业务是否能全部获批,则不可预知。
目前还没获最终批复
记者昨日电话采访了财付通有关负责人,称现在还没有关于牌照发放的进一步消息,仍在等待央行最终消息。据调查,申请的支付企业中最大的注册资本为5亿元,最小的注册资本3000万元。
电子支付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发展迅猛,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从事该行业的企业约有300多家,在央行报备的则有130多家。来自易观国际的数据显示,2010年网上支付行业销售规模较2009年保持超过90%以上增长,在线支付仍然是增长最快的渠道之一。分析认为,尽管《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对整个行业带来一定的冲击,但由于行业自身尚处于成长期,伴随着电子商务网站的迅猛发展,线上支付在网民中的渗透率亦会明显加大,第三方支付的发展潜力仍然强劲。随着首批非金融支付机构正规军的诞生,将对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发展带来量变到质变的突破,而那些率先拿到牌照的支付企业在市场开拓中则会占据先机。
(编辑:Jes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