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关怀版 无障碍客户端 @isc.org.cn

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研究> 数据报告

广东知识产权保护白皮书:互联网成为侵权高发区

2012年04月19日 15:51

    前日,省高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广东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白皮书(2011年度)。《白皮书》分析了广东当前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面临的环境、机遇和挑战,指出对核心技术和知名商业标识的争夺战已经从国内蔓延到国际,知识产权成为有关企业、行业甚至民族制造业的核心“武器”。

  “案件总数呈爆发式增长态势,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需求旺盛。”广东高院副院长徐春建表示,从2009年到2011年,广东知识产权一审年收案数从6144件增至16094件,增长了1.62倍。收案总数在全国的比重也从原来的1/5迅速跃升为1/4强,已连续8年位居全国之首。《白皮书》还显示,全省法院新收各类一审知识产权刑事案件884件1715人,审结832件1626人,依法对1428人作出有效判决;受理一审知识产权行政案件28件,审结27件。

  “侵害作品复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侵犯商标权及仿冒他人权利等4大纠纷案件总和,占全部知识产权纠纷的70%以上。”徐春建在发布会上表示,当前制假售假和网上非法传播,依旧是知识产权审判重点打击的对象。

  《白皮书》强调,网络技术创新不断催生新的网络商业模式,使互联网成为知识产权纠纷高发区。据徐春建介绍,涉互联网知识产权纠纷主要涵盖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及不正当竞争各领域。互联网侵权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对互联网企业自身所开发的网络技术的模仿和盗版,例如对网站的克隆、对离线下载及即时通讯工具的软件技术进行抄袭、非法修改等;另一方面是通过网络非法传播与销售侵权,例如通过搜索引擎、信息存储空间、手机上网(WAP转码)等互联网服务帮助非法传播作品,利用网络渠道进行虚假宣传,以电子商务为平台销售侵权产品等。

 

 

 


    (编辑:Jesse)

 

 

 

2011-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06316号 版权所有:中国互联网协会
技术支持:北京圣明慧力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