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 深圳网购消费额达8.9亿
2013年11月15日 15:23
阿里巴巴集团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天猫“双十一”广东以33.748亿元的总成交额超越浙江,勇夺“中国网购第一大省”。而在城市排名中,深圳人共花费8.9亿元,排在第四位,成交金额约是去年的两倍,排名较去年的第五名有所提升。
从各城市的买家成交金额计算,最舍得花钱的是上海人,以21.5951亿元排在第一位,接下来是北京、杭州、深圳、广州、成都、重庆、武汉、苏州、南京,北京、杭州、深圳、广州的成交金额分别是18.0503亿元、10.4876亿元、8.8848亿元、8.2896亿元。2012年“双十一”,广东省以17亿元的交易额列全国省份第二,深圳以4.6亿元在城市排行榜上位居第五位。
在具体产品类目上,深圳人购买最多的是女装、女士精品,成交金额1.21亿元,总成交件数97万件;男装类的成交金额也达到7100万元,总成交件数54万件。成交金额排名第三的是手机类产品,成交金额达6430万元,成交件数为8.9万件。
此外,床上用品及布艺软饰以3860万元的成交金额排名第四,成交件数达33万件。住宅家居以3430万元的成交金额排名第五,成交件数达9万件。
有意思的是,尽管“双十一”前微博、微信上都流传丈夫通过各种手法阻止妻子购物的段子,但实际情况是,丈夫们比妻子更应该“剁手”。数据显示,今年天猫“双十一”男性购买的商品件数占总体成交50.3%,占比超过了女性。不过,女性花钱可能更加大方,虽然成交件数落后,但是花费更多,女性成交金额占总体成交55.28%。
2009年首创的“双十一”购物节只有27个品牌参加,当天5200万元的销售额远高于平时交易量。5年过去了,“双十一”已成长为世界最大的网购交易日。去年191亿元的销售业绩让世界错愕,今年350.19亿元的数字再次突破想象。
今年“双十一”,参与网购的中国网民人数已经超过4亿,相当于整个南美洲国家的全部人口。2013年9月中国消费品零售总额20653亿,日均688亿元,也就是说,中国网民在天猫“双十一”的花费是全国人民日均总花费的一半。
深圳公司用大数据操盘“双十一”全国快递
■相关
今年5月,由阿里巴巴集团牵头组建的中国智能骨干网(CSN)项目在深圳正式启动,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任董事长,并给这家在深圳注册的新公司命名为“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SN项目首期计划投资1000亿元,建成后能支撑日均300亿元的网络零售额配送,实现“让全国任何一个地区做到24小时内送货必达”。
菜鸟网络成立至今已有近半年时间,一直低调前行的菜鸟在今年天猫“双十一”高调亮相,正式“首秀”。阿里方面宣布,“双十一”期间所有的物流保障,与全国快递公司的协同配合,均由菜鸟网络承担。
今年9月份,原阿里物流事业部与菜鸟网络整合,物流数据平台初步打通,数据产品应用初具规模。新菜鸟一诞生就马上投入到“双十一”的物流大戏。据公开信息显示,今年的“双十一”将是菜鸟网络的物流数据平台首次全面接入购物狂欢节的物流体系。面对官方预计的3.23亿件的天量包裹,整个社会化物流体系都已经开足马力,准备迎接这次行业的“大考”。
据悉,菜鸟网络已经提前掌握了数据产品应用,用于指导参与今年“双十一”的商家、物流快递公司、消费者的物流信息联动。菜鸟网络根据历史数据以及今年进入“双十一”的商家名单、备货量等信息进行综合的数据分析预测,指导商家备货。为此菜鸟网络投入了一个由5名博士领衔、成员近30人的数据挖掘团队。
同时,菜鸟网络推出了全新的物流数据雷达服务。物流数据雷达将可以提供详细的区域和网点预测,不仅可以监控到中转站,还可以监控到行政县区和服务网点的层面,相当于从主动脉监控到毛细血管,这些数据将更加客观地帮助电商平台和快递公司做决策,还便于通过线路预测帮助各大快递公司分拨包裹,并有利于提升快递最后一公里的服务质量。
此外,今年的菜鸟网络数据雷达还和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合作,实现了全国高速公路的天气预报和道路实况,指导实时交通情况,并收集天气和高速公路信息,帮助快递公司提前规避路途风险。近日,国家邮政局方面称,菜鸟网络的数据平台也已经与国家邮政局数据信息中心实现了互联互通,双方将在数据应用和指导方面开展更紧密的合作。
菜鸟网络发布的数据显示,“双十一”后64小时内(截至11月13日16时),共统计到有1024万件快递包裹已经被签收。从“双十一”零点至13日16时,天猫淘宝平台共产生物流订单2.05亿单。截至13日16时,天猫“双十一”当天所产生的1.52亿包裹中70%的已经被发运出去,去年同期这个数字是53%。
阿里COO张勇表示,“双十一”成交量的持续增长紧跟而来与物流能力的冲突始于2010年,当年的网购同比增长将近一倍,而快递业当年增长只有三分之一不到,此时快递业承载能力与发展水平无法跟上电商的发展,再加上年底雨雪恶劣天气等因素影响,让“爆仓”这个词被人所熟知。20十一年“双十一”,申通、圆通等物流行业企业开始专门为“双十一”部署,对包裹进行流量控制。据国家邮政部门统计,2012年,全国已有超过80万快递人员应对“双十一”。
张勇预测,“今后整个物流配送体系、仓储体系将大规模从B2B仓向B2C仓转移,并不是一个存货仓,物流捡选、设计开始满足这样的工作。企业正形成以品牌为中心,最终形成多销售通路和多物流仓储体、多节点物流仓储体系的布局。”
(编辑:Jesse)
从各城市的买家成交金额计算,最舍得花钱的是上海人,以21.5951亿元排在第一位,接下来是北京、杭州、深圳、广州、成都、重庆、武汉、苏州、南京,北京、杭州、深圳、广州的成交金额分别是18.0503亿元、10.4876亿元、8.8848亿元、8.2896亿元。2012年“双十一”,广东省以17亿元的交易额列全国省份第二,深圳以4.6亿元在城市排行榜上位居第五位。
在具体产品类目上,深圳人购买最多的是女装、女士精品,成交金额1.21亿元,总成交件数97万件;男装类的成交金额也达到7100万元,总成交件数54万件。成交金额排名第三的是手机类产品,成交金额达6430万元,成交件数为8.9万件。
此外,床上用品及布艺软饰以3860万元的成交金额排名第四,成交件数达33万件。住宅家居以3430万元的成交金额排名第五,成交件数达9万件。
有意思的是,尽管“双十一”前微博、微信上都流传丈夫通过各种手法阻止妻子购物的段子,但实际情况是,丈夫们比妻子更应该“剁手”。数据显示,今年天猫“双十一”男性购买的商品件数占总体成交50.3%,占比超过了女性。不过,女性花钱可能更加大方,虽然成交件数落后,但是花费更多,女性成交金额占总体成交55.28%。
2009年首创的“双十一”购物节只有27个品牌参加,当天5200万元的销售额远高于平时交易量。5年过去了,“双十一”已成长为世界最大的网购交易日。去年191亿元的销售业绩让世界错愕,今年350.19亿元的数字再次突破想象。
今年“双十一”,参与网购的中国网民人数已经超过4亿,相当于整个南美洲国家的全部人口。2013年9月中国消费品零售总额20653亿,日均688亿元,也就是说,中国网民在天猫“双十一”的花费是全国人民日均总花费的一半。
深圳公司用大数据操盘“双十一”全国快递
■相关
今年5月,由阿里巴巴集团牵头组建的中国智能骨干网(CSN)项目在深圳正式启动,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任董事长,并给这家在深圳注册的新公司命名为“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SN项目首期计划投资1000亿元,建成后能支撑日均300亿元的网络零售额配送,实现“让全国任何一个地区做到24小时内送货必达”。
菜鸟网络成立至今已有近半年时间,一直低调前行的菜鸟在今年天猫“双十一”高调亮相,正式“首秀”。阿里方面宣布,“双十一”期间所有的物流保障,与全国快递公司的协同配合,均由菜鸟网络承担。
今年9月份,原阿里物流事业部与菜鸟网络整合,物流数据平台初步打通,数据产品应用初具规模。新菜鸟一诞生就马上投入到“双十一”的物流大戏。据公开信息显示,今年的“双十一”将是菜鸟网络的物流数据平台首次全面接入购物狂欢节的物流体系。面对官方预计的3.23亿件的天量包裹,整个社会化物流体系都已经开足马力,准备迎接这次行业的“大考”。
据悉,菜鸟网络已经提前掌握了数据产品应用,用于指导参与今年“双十一”的商家、物流快递公司、消费者的物流信息联动。菜鸟网络根据历史数据以及今年进入“双十一”的商家名单、备货量等信息进行综合的数据分析预测,指导商家备货。为此菜鸟网络投入了一个由5名博士领衔、成员近30人的数据挖掘团队。
同时,菜鸟网络推出了全新的物流数据雷达服务。物流数据雷达将可以提供详细的区域和网点预测,不仅可以监控到中转站,还可以监控到行政县区和服务网点的层面,相当于从主动脉监控到毛细血管,这些数据将更加客观地帮助电商平台和快递公司做决策,还便于通过线路预测帮助各大快递公司分拨包裹,并有利于提升快递最后一公里的服务质量。
此外,今年的菜鸟网络数据雷达还和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合作,实现了全国高速公路的天气预报和道路实况,指导实时交通情况,并收集天气和高速公路信息,帮助快递公司提前规避路途风险。近日,国家邮政局方面称,菜鸟网络的数据平台也已经与国家邮政局数据信息中心实现了互联互通,双方将在数据应用和指导方面开展更紧密的合作。
菜鸟网络发布的数据显示,“双十一”后64小时内(截至11月13日16时),共统计到有1024万件快递包裹已经被签收。从“双十一”零点至13日16时,天猫淘宝平台共产生物流订单2.05亿单。截至13日16时,天猫“双十一”当天所产生的1.52亿包裹中70%的已经被发运出去,去年同期这个数字是53%。
阿里COO张勇表示,“双十一”成交量的持续增长紧跟而来与物流能力的冲突始于2010年,当年的网购同比增长将近一倍,而快递业当年增长只有三分之一不到,此时快递业承载能力与发展水平无法跟上电商的发展,再加上年底雨雪恶劣天气等因素影响,让“爆仓”这个词被人所熟知。20十一年“双十一”,申通、圆通等物流行业企业开始专门为“双十一”部署,对包裹进行流量控制。据国家邮政部门统计,2012年,全国已有超过80万快递人员应对“双十一”。
张勇预测,“今后整个物流配送体系、仓储体系将大规模从B2B仓向B2C仓转移,并不是一个存货仓,物流捡选、设计开始满足这样的工作。企业正形成以品牌为中心,最终形成多销售通路和多物流仓储体、多节点物流仓储体系的布局。”
(编辑:Jesse)